審計查出的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如何?廣東省人大代表專題詢問有關部門
建立撂荒地數據庫 制定三年復耕任務
近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開展審前專題詢問會,4名省人大代表就審計查出的教育專項資金使用效率、專項債券資金閑置、農用地保護等突出問題,面對面詢問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詢問會上透露,針對審計發現的農用地撂荒問題,將繼續利用衛星遙感技術摸清撂荒耕地底數,制定三年復耕行動計劃。
省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審前專題詢問會自2019年開展以來,積極反映群眾關切,推動審計整改“當下改”與“長久立”,有力促進政府合理配置使用資源、改進財政管理工作。
問題:教育領域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不高
回應:未達要求將扣減下一年度預算
近年來廣東持續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力度,但在審計中發現,教育領域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問題突出。詢問會上,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鄧中青提問,如何跟蹤督促整改,建立健全監督的長效機制?
對此,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存在部分市縣財力薄弱、資金調度困難或項目儲備不足、實施條件不具備,造成專項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目前已加快推進問題整改,對滯留省級中小學校舍安全保障資金問題,已支付資金1.35億元;對未及時足額撥付省級公用經費補助問題,及時劃撥補助資金2.15億元;對未及時使用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校舍維修等資金問題,加強推進572個項目完工或發揮預期效益,已支付6623.29萬元。
下一步,省教育廳計劃進一步強化指導督促,把市縣安排使用省級教育補助資金情況列入對市縣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指標之一。同時,全面實施教育項目預算管理,省級教育補助資金安排分配要與項目的數量、質量和成熟程度掛鉤,還要將項目入庫、執行進度、績效評價結果、審計意見與預算安排掛鉤,對未達到要求的市縣,按一定比例扣減、調整下一年度的資金安排,形成長效機制。
問題:專項債券資金閑置“屢審屢犯”
回應:22億元閑置資金問題已全部整改
“專項債券資金為何閑置,整改情況如何?”認真查閱往年審計情況,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委員馮琨琮發現,近3年來專項債券資金閑置問題“屢審屢犯”。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存在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債券項目儲備不扎實,前期準備工作不完善,或在執行過程中征拆遇阻、規劃調整等影響項目建設進度,還有部分地區項目推進不力、工程進展緩慢。目前,省財政廳通過建立項目常態化儲備機制、支持合規辦理調整等方式,審計指出的3個市、22億元專項債券閑置資金問題已全部整改。
如何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更好發揮專項債券拉動有效投資的作用?對此,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透露,將進一步優化健全專項債券管理機制,建立支出進度通報預警機制,壓實相關各方資金使用主體責任。同時優化閑置資金調整安排,分類采取暫停發行、強制調整、市縣主動調整項目等措施,提升債券資金使用效益。此外,將健全違規使用專項債券問題反饋制度,將債券使用管理情況與債券資金額度分配掛鉤,并通過重點審計與督辦落實等方式加強監督,倒逼各地改善“重資金爭取、輕后續管理”情況。
問題:如何遏制耕地“非農化”
回應: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占用破壞耕地行為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要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詢問會上,多輪問答聚焦耕地保護和撂荒地復耕復種問題。
審計查出農用地撂荒問題突出,對此,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委員梁士倫向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提問,如何指導督促市縣組織撂荒地利用,并抓好后續審計整改?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廣東率先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全省疑似撂荒耕地進行摸底調查,推動復耕復種撂荒耕地85.89萬畝。下一步計劃繼續排查摸清撂荒耕地底數,建立全省撂荒地數據庫,并根據核查情況制定三年復耕任務。另一方面,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拓展多渠道金融助農,并強化撂荒地流轉和托管改革,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承包撂荒地進行復耕,促進集約規?;a。
針對違規占用耕地,省人大代表周曉云向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提問,如何加快整改工作建立長效機制,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已在全省范圍組織開展排查違法占用土地建設行為,嚴肅查處土地違法案件,2021年公開曝光了11宗違法占地的典型案件。下一步,將部署開展存量違法用地整治工作,積極穩妥推進存量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工作,開展國家和省重大項目違法用地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加大力度統籌化解全省存量違法用地。
為了遏制新增違法用地,省自然資源廳將完善土地執法監督動態巡查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占用和破壞耕地的行為,提高項目用地計劃前瞻性和用地審批效率,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