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吟唱,千百年來,廣泛流傳,久唱不衰。2006年,客家山歌經國務院批準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東省人大代表、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職員夏丹丹,將在省兩會“踏歌而來”,提交《關于客家山歌進一步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建議》,為客家文化發聲。
眼前這位正在教學生唱山歌的,就是夏丹丹。2007年,夏丹丹從音樂教育專業畢業,本想做一名音樂老師,卻“誤打誤撞”進入梅縣山歌劇團。從此,夏丹丹與山歌結緣,并化身為客家山歌的傳播者,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而努力。
廣東省人大代表、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十級職員 夏丹丹:
作為山歌事業的傳播者
這些年我們也在不斷努力
去傳承、創新、推廣客家山歌
例如開展客家山歌進校園
非遺進景區進軍營
文化惠民演出
積極傳承推廣客家山歌
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職員 黎駿:
如果是用客家話就是“執著”
比較“神氣”的一個人
她可以全身心地融入到角色
(工作)只要是在她手上的話
她都會去想盡一切辦法
全身心地去完成
2018年,夏丹丹當選廣東省人大代表。作為一名基層文藝工作者,夏丹丹代表更多關注客家山歌傳承保護和基層文藝院團的發展。她多次建議加大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工作的力度,從政策傾斜和資金投入上下力氣,提高文化惠民演出質量,打造更多精品劇目。
廣東省人大代表、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十級職員 夏丹丹:
政府近幾年加大了
對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現在每個鄉鎮都建有
供群眾休閑運動的文化廣場、體育設施等
2021年
實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
列入了我市的十件民生實事當中
這樣既能解決
基層文藝院團演出資金問題
也能讓老百姓在家門口
就能看到精彩的文藝表演
高質量的代表建議背后,是夏丹丹代表扎實的調研工作和為民代言的初心。她通過與群眾深入交談、請教專家等方式,力求提交的建議務實管用。
接下來,如何助推客家山歌“走出去”,進一步傳承弘揚客家文化成了夏丹丹代表要做的事。今年,她將提交《關于客家山歌進一步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建議》。
廣東省人大代表、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十級職員 夏丹丹:
我將主動參與人文灣區建設
與香港、澳門
和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文化部門
加強聯系
搭建有效的合作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