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推動人大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白龊萌珖舜蠹捌涑N瘯墓ぷ?,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上任伊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就如何做好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發表講話,強調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長期堅持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栗戰書委員長的講話,緊緊抓住人大工作的核心要義和本質特征,為本屆努力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錨定奮進主基調。 五年奮進,不負初心。五年來,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敢于斗爭、擔當作為,確保人大各項工作緊跟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緊貼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緊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依法履職盡責,人大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五年發展,光輝璀璨。每年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會,引領帶動各級人大把學習研究宣傳貫徹工作引向深入; 通過第五個憲法修正案,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根本法治保障; 編纂完成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重要法律——民法典,為中國人民量身定制“權利寶典”; 連續五年開展11部生態環保領域法律和1個相關決定的執法檢查,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人大貢獻; 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的35條具體措施,推進代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 讓我們共同回望記憶長河中那些值得永遠銘記的人大高光時刻,追尋曾經走過的鏗鏘足跡,穿越時光隧道的宏大敘事,從中汲取奮進動力,續寫新的榮光。 01
人大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展現新作為
加強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黨領導國家政權機關的重要制度載體,也是黨在國家政權中充分發揚民主、貫徹群眾路線的重要實現形式。
——習近平
2022年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工作匯報。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連續第八年主持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以黨的全面領導領航,人大工作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一場高規格的重要會議——中央人大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以“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為名的會議,在黨的歷史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歷史上都是第一次,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體現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視、堅強領導和殷切期望。
10月1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舉行集體學習。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會議精神列為第一項議程,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列席人員集中進行深入學習。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作為基本功和必修課。常委會黨組每次會議的第一項議程,都是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中央重要會議、重要文件精神,并使之制度化。連續五年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會,推動各級人大學習貫徹工作走深走實、入腦入心。
“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崩鯌饡瘑T長說。
健全和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落實和督辦工作機制,建立貫徹落實臺賬,確保一項項落到實處。
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常委會黨組每年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匯報年度工作,人大重要會議、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項等,都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報告。
常委會黨組全面履行領導責任,完善黨組工作規則,充分發揮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
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黨的意識,帶頭貫徹黨的主張和意圖,擔當盡責、作出表率,確保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通過!”2018年3月11日15時52分,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內,掌聲雷鳴,群情激昂。憲法修正案總結了黨領導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特別是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進程中創造的新經驗,確認了新成果。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兩個堅持”,即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持以黨的指導思想為國家指導思想。
在非常之年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高票通過。一天后的中南海懷仁堂,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圍繞實施好民法典作出部署。習近平總書記不僅親自推動民法典的實施,而且在民法典制定過程中,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草案,對民法典編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決策。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高度重視,深刻領會黨中央決策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推進立法工作。監察法把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形成的新理念、新舉措、新經驗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保障反腐敗工作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從填補法律空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到被譽為寧靜環境守護神的噪聲污染防治法;從守護中華母親河的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到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的黑土地保護法……生態環保領域制定和修改20多部法律,覆蓋全面、務實管用、嚴格嚴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環保法律體系初步形成,書寫出不負時代的立法新篇章。
民生部署干貨滿滿,勾勒出一幅美好生活新圖景的“十四五”規劃;出臺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為舉國抗疫源源不斷提供制度保障;為了使“長出牙齒”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更好“咬合”,在全國范圍內連續打響聲勢浩大、務實高效的污染防治法治攻堅戰……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履職盡責,做到黨和國家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02
堅定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
把憲法實施提高到新水平
我們要以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周年為契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強化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保障。
——習近平
2018年3月17日,莊嚴的人民大會堂,國徽高懸,熠熠生輝。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票當選為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現場舉行憲法宣誓儀式。
習近平主席左手撫按憲法,右手舉拳,面向近3000名代表宣讀誓詞。這是憲法宣誓制度實行以來首次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舉行憲法宣誓活動,也是共和國歷史上國家主席首次進行的憲法宣誓活動,充分展現了由人民選舉出的國家領導人對憲法的尊崇,對人民的承諾。
“本屆以來,我們參與了國家根本法——憲法的修改,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見證了習近平主席手撫憲法,面向代表宣讀誓詞的莊嚴時刻,深切體會到什么是‘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理念。這些都讓我們對憲法權威和尊嚴肅然起敬?!闭劦郊訌姂椃▽嵤┕ぷ髑闆r,全國人大代表紛紛吐露心聲。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總依據。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個國家憲法日,也是我國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周年。2022年1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署名文章《譜寫新時代中國憲法實踐新篇章——紀念現行憲法公布施行40周年》,全面回顧我國憲法制度建設和憲法實施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總結我國憲法制度建設的規律性認識,提出新時代新征程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的明確要求。
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履職以來,堅決落實執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積極行使憲法法律賦予的職權,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加強憲法實施工作,保證憲法確立的制度、原則、規則得到全面實施,把憲法實施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是1982年現行憲法誕生以來的第五次修改,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奠定了治國安邦的新基石,折射出的改革和法治新理念意義深遠。
根據此次憲法修正案的規定,全國人大成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承擔憲法相關職責。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成立了憲法室,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履行憲法相關職能提供服務保障。
本屆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健全完善憲法相關法律制度,立法工作直接貫徹落實憲法的規定、原則和精神的憲制特點更加鮮明。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我國憲法的顯著特色和最大優勢。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要求載入人大、政府等組織法,同時在監察官法、教育法等法律制定修改中,明確規定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國旗法、國徽法相繼修改,以立法助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全國人大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地方組織法等法律的升級更新,推動人大制度與時俱進,夯實黨長期執政和國家政權建設的基礎。
本屆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積極推進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態環保、防范風險、涉外法治等重要領域立法,精彩紛呈的立法工作充分體現了全面貫徹落實憲法規定這一特點。
比如,保障公民基本權利,及時制定修改個人信息保護法、法律援助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屆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方面邁出新步伐。完善法律草案審議前、審議中的合憲性審查機制,明確有關方面擬出臺的法規規章、司法解釋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和重要政策、重大舉措,凡涉及憲法有關規定如何理解、實施和適用問題的,都應當依照有關規定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書面提出合憲性審查請求。
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憲法監督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于發現存在違憲違法問題的規范性文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制定機關及時修改或者廢止,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法治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憲法和香港基本法,通過“決定+修法”的形式,就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選舉制度作出新的憲制性制度安排。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選舉順利舉行,李家超高票當選。這是繼2021年9月選舉委員會選舉和2021年12月立法會選舉之后,香港新選舉制度的又一次成功實踐,充分展現香港特別行政區民主實踐的新氣象。
本屆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大局、貼近民生、突出重點開展監督工作,加強對憲法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更好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攻堅任務。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加強對國家憲法日宣傳、實行憲法宣誓制度、落實憲法規定的授勛和特赦等制度、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等一系列制度、措施,有效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有力彰顯人們對憲法的信仰、敬畏和尊崇。憲法精神植根人民心底、深扎中華大地,法治信仰蓬勃生長,化為每個公民尊法守法的自覺行動,匯聚成億萬人民依法治國的磅礴動力。
03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根本政治制度綻放新光彩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
——習近平
“我們將同全體代表一道,忠實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忠實維護人民利益,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用權、為人民履職、為人民服務,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
……
2018年3月2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剛剛當選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栗戰書,向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向13億多中國人民作出莊嚴承諾?!叭嗣瘛倍?,在僅2000余字的講話中被反復提及。
回首履職之路,我們可以發現,把人民當家作主貫穿人大工作全過程,是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不懈追求和顯著特點。
“農村老話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今天看到法律修改在進行宣講,還征求我們的意見,真的特別激動?!?/p>
2022年7月,貴州省畢節市興發苗族彝族回族鄉立法聯絡站召開座談會,征求婦女權益保障法修改意見,并積極宣傳群眾關心關注的“外嫁女”有關權益等內容,這讓“外嫁女”張梅既欣喜又感動。
2021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立法“直通車”駛入畢節,畢節市人大常委會成為當前32個“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截至2022年8月,畢節在全市設立了34個基層立法聯系點,向國家立法機關上報了6部法律草案修改意見建議共54條。原汁原味的基層聲音直達國家立法機關,立法為民、立法靠民、立法惠民成為民眾看得見的“全過程”。
這是我國開門立法、民主立法的一個縮影。如今扎根基層的法治根須越長越密、越扎越深,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大樹枝繁葉茂欣欣向榮。
從制定立法規劃計劃,到法律制定修改的各環節全過程,再到推動法律宣傳貫徹實施,都能聽到人民的聲音、看到人民的智慧??梢哉f,每一部法律,都是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最大程度凝聚立法共識的成果。
“要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充分吸納民意、匯集民智,推動解決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p>
2022年3月,栗戰書委員長在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本屆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把依法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立法、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連續五年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保護法等11部生態環保法律和1個相關決定的執法檢查。栗戰書委員長率先垂范,6次擔任執法檢查組組長,10次帶隊赴地方檢查,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到人大監督工作的每個角落,為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人大貢獻。
老百姓記得,檢查組成員的身影出現在村前屋后田間地頭,腳上沾滿泥土;人大代表和專家們記得,檢查組成員認真傾聽深入交流,創新方式廣納意見;地方有關負責人記得,檢查組成員緊扣法條犀利發問,不由得紅臉出汗,及時整改;常委會委員們記得,執法檢查報告問題清晰建議務實,常委會跟蹤問效直至問題解決……
人大監督實效不斷增強,充分證明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
栗戰書委員長指出,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內容和生動實踐。提出議案和建議,是人大代表的一項神圣職責。許多人大代表的議案建議故事被大家津津樂道:袁建良代表緊盯脫貧攻堅,到貧困地區調研超60次、行程近3萬公里;黨永富代表成為“土”專家,持之以恒為保護、治理土壤鼓與呼;何健忠代表立志“一輩子做老百姓的代言人”,為基層技術工人積極發聲……這些大多不為人所知的感人故事,被記錄在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組織編寫的《我當代表為人民——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故事》一書中,引起了各級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廣泛共鳴,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這些“為民奔走”的故事,正是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生動體現,是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真實寫照。
“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目的是通過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難所盼,從法律制度、方針政策、工作措施等方面,通過法定程序提出建設性的、有針對性的議案、意見建議,從而推動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和問題,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p>
2022年6月22日,栗戰書委員長在同列席常委會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座談時,再次叮囑人大代表要“忠實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
為了保障這些“橋梁”能夠實現“全天候”穩固通暢,全國人大常委會不遺余力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讓人大代表更好“發光發熱”。從栗戰書委員長堅持與列席常委會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座談,當面聽取代表意見建議和百姓呼聲期盼,到進一步完善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代表機制,多途徑多形式與代表保持密切聯系;從高質量辦理督辦代表議案建議,讓“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地有聲、立竿見影,到創造條件、搭建平臺,持續深化人大代表對常委會工作的參與;從組織和支持代表參加視察調研、座談走訪等活動,引導代表真正“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到廣泛設立線上線下代表“家站”和履職平臺,讓百姓在“家門口”、“指尖上”就能隨時尋到代表的身影……人大代表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展現和發揮。
民主與法治相伴相生。近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后對全國人大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地方組織法、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等作出修改, 審議立法法修正草案,將全過程人民民主寫入法律,這意味著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作主有了更堅強的法治保障。
五年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進一步健全完善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機制和平臺,使人大各項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0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臻完善,
彰顯良法善治新境界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國家立法機關,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增強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使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完備、統一權威。
——習近平
重慶,嘉陵江畔,歌樂山下。
近百歲高齡的法學家金平,曾三次參與新中國民法起草工作,終于迎來了共和國法治建設史上歷史性的一刻。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高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新中國幾代人的夙愿終于成真,中國人民從此有了自己的“權利寶典”。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盛世鑄典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戰略部署,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生動寫照。
回顧本屆,任務重、覆蓋廣、數量多、節奏快、質量高成為國家立法的顯著特征。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順應人民期盼,不斷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立法,以更豐富的民主形式、更暢通的民主渠道,加快推進新時代立法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2021年6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同時作出了兩大關乎改革大業的立法舉措:一是表決通過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二是通過決定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浦東新區法規。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向更高水平攀升,改革開放立法實現歷史性跨越。
“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睆募訌妼抑卮髴鹇缘姆ㄖ伪U?,通過外商投資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作出關于自由貿易試驗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授權決定和改革決定,到健全鄉村振興制度措施,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法,修改種子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畜牧法等;從推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專利法、商標法,到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修改證券法、反壟斷法、個稅法等稅收法律,制定期貨和衍生品法,審議公司法修訂草案、金融穩定法草案等,立法緊跟時代改革步伐,涵蓋對外開放、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財稅改革等多領域,依法助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助推高質量發展。
藍天白云,波光瀲滟,榕樹滴翠,水清河暢。福州市倉山區流花溪串珠公園內,許多市民散步休閑,“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已成為他們如今的生活常態?!熬G水青山離不開法治護航?!奔易「浇娜珖舜蟠肀R玉勝不禁感慨。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鄙钊脎`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鍥而不舍、馳而不息加快生態環保立法,制定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黑土地保護法、濕地保護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噪聲污染防治法等,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審議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草案……一個覆蓋全面、務實管用、嚴格嚴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環保法律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守護美麗中國的理想照進現實。
國家安全是定國安邦的重要基石。以國家安全為使命的立法工作不斷提速,構成了一道氣勢恢宏的立法景觀。出臺生物安全法,直面生物技術現實威脅,構建防控生物安全風險全鏈條機制;通過數據安全法,依法保障中國數字經濟安全發展;修改國防法,通過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退役軍人保障法等,用法治保障強軍目標實現;制定反外國制裁法、海警法等,審議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加強涉外領域立法,為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奠定堅實法治基礎。
社會的發展、人民的需求體現在哪里,立法就要跟進到哪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批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相繼制定通過或修改更新。
非常時刻盡顯非凡擔當。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迅速制定和實施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持續發力之勢,密織法網,積極推進公共衛生領域立法“全面升級”,為抗擊疫情、保護國民安全源源不斷注入強大法治動能。
民之所呼,立法所向?;貞獌|萬家庭關切,制定家庭教育促進法,讓教育孩子的傳統“家事”上升為重要“國事”;聚焦社會熱點,通過刑法修正案(十一),對冒名頂替上學就業、高空拋物、刑事責任年齡等問題作出直接回應;豐富立法形式,反食品浪費法為代表的“小快靈”立法,開辟出一條完善法律體系的全新路徑;以法之名深情守護,修改婦女權益保障法、工會法,審議慈善法修訂草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提升幸福感獲得感……這些法律每一部都是為百姓的切身利益精心定制,彰顯國家立法機關對公民權利的尊崇和保障,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和時代的溫度。
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有了新內涵,國家立法就有了新任務。針對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新興領域立法及時跟進:立法“擁抱”電商時代,使電子商務不再是法外之地;個人信息保護法筑牢法治“防火墻”,最大限度保護個人信息權益;反電信網絡詐騙法高票通過,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電詐犯罪施以“全鏈條”打擊,全國人大常委會以良法助推社會高效能治理,為推動形成生機勃勃、井然有序的良好社會局面貢獻力量。
奮進新征程,人大立法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節奏越來越快。如何保障立法質量,使之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又體現時代要求、符合人民意愿?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加快立法步伐的同時,更加持之以恒注重提高立法質量。
加開常委會會議,加開委員長會議,適應立法超快節奏;健全常態化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機制,廣集民意、凝聚民智;增加基層立法聯系點“直通車”班次線路,不斷拓展百姓參與國家立法的途徑;更好發揮代表作用,把代表議案建議作為編制立法工作計劃、制修法律的重要依據;建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制度,主動發聲、具名反饋立法意見采納情況等,將尊重民意貫穿立法全過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牢牢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更好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立法工作作風、工作方式、工作機制,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五年來,新時代國家立法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社會主義法治邁向良法善治的新境界。截至目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釋1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51件次,制定修改法律和作出有關法律問題與重大問題決定的數量創歷屆最多,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臻完善,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堅實的制度根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最根本、最長遠的制度保障。
05
監督實效進一步增強,
人大監督邁出新步伐
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把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用起來,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尊嚴、權威,確保法律法規得到有效實施,確保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
——習近平
“在執法檢查過程中,我們確實感到天變藍了,水變清了,垃圾處理變規范了,海洋環境也變好了?!眳⒓訄谭z查的王洪堯委員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從2018年開始,聚焦生態環保領域的突出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連續五年開展執法檢查,規格之高、力度之大、影響之廣、成效之好前所未有,持續助力污染防治攻堅和生態文明建設,為執法檢查工作提供了樣板和遵循,為新時代人大監督樹立了典范。
大局所向,民生所系,監督所至。正如開展生態環保領域監督一樣,全國人大常委會聚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的、沉甸甸的成績單。
五年來,常委會依照法定職責、限于法定范圍、遵守法定程序,在做好經常性法定監督的同時,突出助力三大攻堅戰、預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監督、司法民生領域熱點問題等重點,監督職能進一步拓展,監督工作機制更加完善,監督實效明顯增強,做到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確保憲法法律全面有效實施,確保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正確行使,確保人民權益得到維護和實現,寓支持于監督之中,既推動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又確實幫助“一府一委兩院”改進工作。
栗戰書委員長6次擔任執法檢查組組長,帶隊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及相關決定的執法檢查。再加上對海洋環境保護法、可再生能源法、長江保護法等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每年聽取審議環境狀況和環保目標完成情況報告以及跟蹤監督,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展的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對推動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發揮了重要作用,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更足、質量更高。
在執法檢查中,全國人大常委會實行全流程全要素監督。從深入一線進行實地檢查,到加強抽查暗訪;從召開五級人大代表和基層群眾座談會聽取原汁原味的意見,到采用問卷調查、網絡調研、大數據分析等多種形式收集社情民意;從引入“外腦”對法律實施情況開展第三方評估,到組織全國人大代表開展專題調研;從審議執法檢查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到緊盯整改、跟蹤問效……監督的力度和實效不斷得到強化。
開展預算審查監督重點拓展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監督,是本屆以來黨中央賦予人大的新職責新要求。
常委會按照“全口徑審查、全過程監管”的要求,強化“事前”監督,聚焦“事中”監督,做實“事后”監督,進一步加強對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和政策實施效果的審查監督,確定有專業背景的153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預算審查,積極推進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和預算工委基層聯系點建設。截至目前,全國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全面建成上線運行,全國31個?。▍^、市)人大、90%的地市級人大、80%的縣級人大,都建成了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國家賬本”透明度持續提高。
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常委會于2018年首次審議國務院關于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年度綜合報告和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的年度專項報告,后續連年審議國資管理有關報告,實現了企業國有資產、金融企業國有資產、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國有自然資源資產四大類別國資管理情況監督全覆蓋,為管好用好國有資產加上了一道“安全門”,為守好全體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貢獻了人大力量。
五年來,常委會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進,緊盯經濟運行重點難點問題,每年聽取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定期分析經濟形勢,跟蹤監督經濟運行情況;聽取審議了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脫貧攻堅、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金融工作情況等專項工作報告;先后開展統計法、中小企業促進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企業破產法、外商投資法執法檢查;近年來深刻分析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形勢,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老百姓牽腸掛肚的急事難事,就是人大監督的重點熱點。常委會圍繞醫師隊伍管理和執業醫師法實施、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社會救助、兒童健康促進、落實“雙減”工作等聽取審議國務院專項工作報告,對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開展執法檢查,組織開展珍惜糧食、反對浪費情況專題調研,推動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為民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人大的法定職責,也是人民的要求。常委會加強監察、執法和司法監督,于2018年結合審議人民法院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的報告、人民檢察院加強對民事訴訟和執行活動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的報告,組織開展了對“兩高”工作的第一次專題詢問。2020年,常委會聽取審議國家監察委員會關于開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情況的報告,邁出對“一府一委兩院”監督工作新步伐。
首次聽取審議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綜合報告;首次聽取審議金融工作情況報告;首次聽取審議國家監委專項工作報告;首次對“兩高”工作開展專題詢問;首次連續五年開展生態環保領域執法檢查;首次在開展執法檢查時召開五級人大代表座談會;首次引入“外腦”對法律實施情況開展第三方評估;首次開發使用全國人大預算聯網監督系統手機App;首次建立預算審查聯系代表機制和預算工委基層聯系點;首次聽取審議兒童健康促進工作情況的報告……五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守正創新、開拓進取,不斷強化監督職能、提升監督效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人大貢獻。
06
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代表工作呈現新氣象
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各級人大常委會要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職,使發揮各級人大代表作用成為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
——習近平
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遵循和把握代表工作規律,堅持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推動人大代表工作緊扣時代脈搏,闊步向前邁進,更好地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代表工作機制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制度建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在栗戰書委員長的直接推動下,2019年6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委員長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的具體措施》,從涉及代表工作的11個方面,提出“干貨滿滿”的35條具體措施,全力保障代表履職盡責、發揮作用。包括“35條具體措施”在內,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及時制定和修改關于完善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全國人大代表機制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學習培訓工作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制度規范,推進代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議案建議辦理工作做到件件有回音、有落實。按照栗戰書委員長提出的“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和“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的要求,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黨和人民重托,積極參與管理國家各項事務,在五年里共提出2282件議案和42675件建議,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使命擔當。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積極推動和督促議案建議高質高效辦理,做到件件有回音、有落實,既推進解決了一大批事關人民群眾利益的實際問題,也有力保障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更好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常委會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更加緊密。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接力推進聯系代表工作,進一步密切常委會組成人員同代表的聯系。在栗戰書委員長等常委會領導同志的示范帶動下,常委會組成人員采取多種形式和途徑,增強聯系實效,拓展聯系深度,把常委會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目前,156位常委會組成人員直接聯系432名全國人大代表,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委員會也建立起了直接聯系代表機制,基本實現了聯系基層代表全覆蓋。
探索建立與列席常委會會議的代表座談機制,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密切同人大代表聯系、同人民群眾聯系,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的重大創新之舉。自2018年8月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共召開座談會17次。栗戰書委員長每次都出席會議,同來自基層、來自一線的770人次代表面對面交流。座談會既通“天線”,又接“地氣”,在閉會期間架起了一座高效暢通的民意橋梁,成為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創新典范。
組織代表參加常委會的立法調研、執法檢查等活動,重要的法律草案、計劃草案、預算草案送代表征求意見,認真聽取和采納代表的意見建議。隨著聯系工作的深入開展,全國人大常委會與代表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代表參與常委會工作的廣度和深度得到進一步拓展。
進“站”入“家”,是人大代表密切同人民群眾聯系的重要方式。近年來,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指導下,各級人大普遍建立起代表聯系群眾的制度機制。依托基本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的逾20萬個代表之家、代表聯絡站、代表活動室,以及互聯網線上聯系平臺,人大代表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扎在基層土壤之中,同人民群眾走得更近、聯系更緊。
代表學習培訓工作實現跨越發展。近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持續加強和改進代表學習培訓工作,從最初實現新任基層代表履職學習“全覆蓋”,到根據代表需求量身定制,實現培訓內容“精準化”,再到創新推出線上培訓方式,打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培訓“全天候”,推動代表培訓工作取得新發展。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人大常委會探索“云上辦學”,創新開設全國人大網絡學院。線上線下培訓深度融合,優勢互補,不僅擴大代表培訓覆蓋面,而且滿足了代表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截至2022年底,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辦了26期全國人大代表學習班,共有16000多人次全國人大代表參學。同時,不斷強化制度建設,委員長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國人大代表學習培訓工作的若干意見》,為新時代全國人大代表學習提供堅實制度依據。通過系統、規范、有針對性的培訓,切實提高了代表們的政治站位和履職能力,增強了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同時,建成并運行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臺,有效幫助人大代表提升履職效率。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是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基礎。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不懈、扎實有效地創新推進人大代表工作,成績顯著,成就輝煌:全國人大代表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途徑更加便捷暢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方式更加豐富多樣,發揮作用越來越大,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充分彰顯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巨大功效和中國民主的顯著優勢,凝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07
發揮職能特點和制度優勢,
開創人大對外交往新局面
外交是國家意志的集中體現,必須堅持外交大權在黨中央。對外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政黨、政府、人大、政協、軍隊、地方、民間等要強化統籌協調,各有側重,相互配合,形成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對外工作大協同局面,確保黨中央對外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落到實處。
——習近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面對世界之變登高遠眺,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引領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全球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
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面推進對外交流合作,守正創新,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盡責擔當,在國家總體外交“一盤棋”中積極發揮作用,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營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作出了應有貢獻。
堅持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汲取人大對外工作發展動力。
2019年5月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委員長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外交思想。栗戰書委員長帶領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精神內涵、戰略影響和巨大功效,把思想和行動緊緊統一到這一重要科學思想上來,堅持和運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指導推進人大對外工作。
入腦入心、對標對表,凝心聚力、務實篤行。常委會黨組緊緊圍繞人大在黨和國家工作中擔當的角色謀劃和開展對外工作,立足政治機關定位和立法機構職能,不斷增強工作主動性、針對性、統籌性,更好發揮人大對外工作特點優勢。
元首外交“指南針”引航人大對外交往新征程。
本屆全國人大緊隨習近平總書記重大外交行動步伐,堅持以落實元首外交共識為首要任務,派出150個團組訪問8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接待來自76個國家和2個多邊議會組織的111個團組,派團出席65起國際和地區性會議……勾勒出與各國立法機構深化友好、共話合作的新時代篇章。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各國面對面交往不得已按下“暫停鍵”。人大對外工作從抗疫大局和國家外交需要出發,緊跟習近平總書記“云外交”步伐,積極廣泛開展視頻、通話、信函等“云交往”,從立法機構角度增進同各國的溝通、對話、交流,賡續友誼,凝聚共識,促進合作。
栗戰書委員長舉行視頻外事活動73場,其他委員長會議組成人員出席視頻外事活動71場;委員會、辦事機構等各層級開展雙邊線上活動101場、通話21次、出席視頻國際會議93場。持續同俄羅斯聯邦會議加強合作,與美國國會保持溝通接觸,與歐洲國家議會加強對話交流,深化同周邊國家議會睦鄰友好合作,廣泛與發展中國家立法機構增進團結合作……
情誼隔屏激蕩,佳話跨越山海。全國人大“云端”交流的繁忙與熱度,凸顯人大對外交往對推動國家關系發展、增進理念交流、促進民心交融的特殊作用。
五年耕耘,碩果滿枝。十三屆全國人大對外交往呈現線上線下一體推進、雙邊多邊緊密呼應、新老渠道齊頭并進、各級交流全面開展的新氣象,對外工作格局進一步發展完善。
推動中國倡議中國主張成為廣泛國際共識。
2020年8月19日20時,栗戰書委員長首次通過視頻方式參加國際會議——第五次世界議長大會并發表講話。關于“攜手抗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中方主張得到各國普遍贊賞認同,并被寫入會議成果文件。
緊扣政治機關定位、發揮立法機構職能、厚植民意機關底色,全國人大各層級在雙多邊場合各領域交流中深入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以人民為中心、全人類共同價值等理念,積極宣介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呼吁各國議會堅定捍衛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反對干涉他國內政;與多國議會將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共同寫入雙邊立法機構合作諒解備忘錄,夯實務實合作的民意基礎和法治保障……中國理念、中國倡議、中國方案在國際社會不斷深入人心。
主動自覺扛起政治責任,毫不猶豫進行政治的、外交的、法律的斗爭。
2020年,香港國安法通過后,全國人大以雙邊友好小組組長名義向93個國家議會和歐洲議會發出106封信函,介紹立法情況、闡釋中方立場,獲得廣泛理解和支持。這場信函外交行動有力增進了國際社會對我維護香港國家安全采取合法正義舉措的正確認識,爭取了有利國際輿論環境。2021年9月,針對美西方借病毒溯源問題對我誣蔑攻擊,友好小組再次集體發聲。
本屆全國人大以常委會發言人、外事委聲明和外事委發言人等名義對外發聲38次,針對美西方反華勢力干涉我內政、損害我國家利益的種種惡劣行為發聲亮劍,以正視聽,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深化理念交流與傳播,講好中國民主故事。
在立法機構交往的舞臺上,全國人大積極對外宣介中國道路和中國制度,深入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交流治國理政經驗,通過講述人大立法、監督、代表工作特點與創新實踐,展現我國民主法治建設成就,呈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與功效;安排外國議會人士考察基層立法聯系點,親眼觀察和體驗“全過程人民民主”……
百余人次基層人大代表踴躍參與到全國人大雙多邊交往以及同外國議會舉行的專題研討會等各類外事活動中,成為本屆全國人大對外交往的一抹亮色。
作為中國人民的“代言人”,他們以真實的故事、鮮活的語言,向國際社會分享代表人民參與行使國家權力、服務人民的履職故事。他們滿懷自信地講述中國人民自主選擇的民主道路和民主方式,積極傳遞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崇尚友好的聲音,展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面貌,不斷豐富著中國故事的內涵。
隨著中國人大聲音在國際上更加廣泛地傳播,“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當家作主”等理念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理解和認同。
“這些交流使我們更為清晰地理解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和內涵,感受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措施一直在忠實踐行‘人民至上’理念?!薄爸袊舜蟠矸杖嗣竦墓ぷ鞣绞街档梦覀儗W習。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十分有用的民主形式?!薄?/p>
許多外國議員深受觸動,他們十分期待能夠盡快來華,感受中國的民主魅力,觸摸中國的制度溫度,探尋中國的治理“秘訣”。
08
全面加強“四個機關”建設,
人大工作再上新臺階
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成為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機關、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權力機關、全面擔負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
——習近平
2022年12月2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會在這里舉行。在會上,栗戰書委員長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必須把黨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舉措,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連續第五年舉辦交流會,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持續引向深入,推動各級人大統一思想認識,把思想偉力更好轉化為制度自信和行動自覺,不斷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這只是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的一個縮影。
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四個機關”的重要論述,這是新時代加強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身建設的新定位、新目標、新抓手。按照“四個機關”的定位要求,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機關、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權力機關、全面擔負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
人大作為“四個機關”,本質上是黨領導下的政治機關。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常委會黨組和機關黨組切實履行職責,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
持之以恒加強理論武裝,常委會黨組帶頭開展集體學習,將每次會議第一項內容確定為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黨中央重要文件精神,旗幟鮮明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攬人大工作,確保人大工作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向前發展。
2021年,中國共產黨迎來百年華誕。常委會創新形式,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一年,中央人大工作會議首次召開。會后,全國迅速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會議精神的熱潮。從常委會黨組第一時間開展專題學習,到常委會會議將傳達學習會議精神作為首要議程,再到各地積極開展靈活多樣的學習活動……學習成果轉化為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新動力。
走好踐行“兩個維護”第一方陣,全國人大機關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開展機關內部巡視,持續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努力打造政治堅定、服務人民、尊崇法治、發揚民主、勤勉盡責的人大工作隊伍,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
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運行機制,直接關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功效的發揮。本屆以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緊鑼密鼓地修改了多部有關人大制度的基本法律,包括全國人大組織法、全國人大議事規則、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事規則、地方組織法等,不斷完善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制度、會議制度、議事程序和工作機制,加快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升級更新”,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
這些變化,直接體現在會議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精簡辦會、高效辦會、開放辦會、節儉辦會成為全國人代會的新特色。將預備會議和部分主席團會議等安排在晚上,各項報告時間壓縮,代表們審議時擠出“水分”、只說“干貨”……會期“瘦身”,議程不減,緊湊高效,細節滿滿,真正把“精簡版”大會開成了“精華版”,迸發出中國民主的強大生命力。
常委會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進會風會紀,合理安排日程,優化會議流程,確保每一次會議、每一件議案、每一個事項都符合法律規定,實現了議事質量效率雙提升。
會風見作風。本屆以來,“加開”會議成為常態,人大工作按下“快進鍵”:在常委會會議之前加開委員長會議,對重點法律案、法律案中的重點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常委會會議打破每兩個月召開一次的慣例,共加開8次會議?!榜R上就辦、真抓實干”成為人大工作的新風尚,展現出時不我待、只爭朝夕、擔當作為的精神風貌。
做好人大工作,從調查研究開始。
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栗戰書委員長以身作則,多次輕車簡從,下基層、進企業、走村入戶,傾聽“原汁原味”的百姓聲音。2021年,常委會黨組成員深入基層一線,圍繞“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大工作”開展專題調研,為黨中央召開人大工作會議、出臺重要文件做好服務保障。在常委會領導同志的帶動下,人大系統內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每年全國人代會上的“代表通道”都被視為讀懂中國民主的絕佳窗口,這也是人大宣傳工作創新的經典范例。
適應新時代人大工作新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改進、加強人大新聞輿論工作,推進“刊網微端”融合發展,用生動鮮活、深入淺出、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中國民主故事、人大故事。通過常委會發言人、外事委發言人、法工委發言人等機制正聲辟謠,闡釋法律問題,進行法律斗爭。
2022年2月23日,全國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臺正式啟用,實現了代表議案建議提出、交辦、辦理、溝通、答復、反饋、查詢全環節在線辦理,代表履職更加便利更加高效。
本屆以來,經過緊張建設,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和全國統一備案審查信息平臺、網上信訪平臺、代表工作信息化平臺等紛紛亮相,預算聯網監督實現了全覆蓋。值得一提的是,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自2021年2月24日開通以來,訪問量累計超過4.3億次,已初步建設成為全民學法守法的平臺。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人大工作插上“智慧羽翼”,持續提質增效。
常委會還通過召開會議、開展立法調研、委托執法檢查、服務代表履職等方式,加強與地方人大的聯系,提升人大工作整體實效。
九萬里風鵬正舉,寸光陰朝夕必爭。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繼續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實際行動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團結奮斗、篤行不怠,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勇毅前行!